这段时间,嵩县城关镇叶岭村丹参基地里一片忙碌,种植户们正忙着给丹参覆膜,穿上“新衣”的万亩丹参地充满勃勃生机。
“亩均产量1500公斤,最高亩产2000公斤,亩均收益突破9000元。”叶岭村党支部书记董广聚给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算起了账,“一亩地净利润就有4000元。”
图为嵩县纪检监察干部到城关镇叶岭村丹参种植基地开展走访调研。(陈冰 摄)
嵩县是伏牛山道地药材产区、中药材资源大县,拥有1310种本土中药材,其中359种已经进入市场,被誉为“豫西天然中药库”。近年来,依托本土资源优势,嵩县着力打造“中原药谷”,推出了以丹参、柴胡、皂角刺、连翘、山茱萸和黄精为主的“六朵金花”中药材品牌,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
产业发展重点在哪里,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。嵩县纪委监委立足“监督的再监督”职责定位,开启全过程服务式监督检查模式,为“中原药谷”打造清障护航。
“药材长势如何?是否有农技部门来指导?种植补贴是否发放到位?”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“室组地”联动监督优势,激活镇村监督力量,将基层监督延伸“到底到边”,紧盯中药材源头种植环节,聚焦政策执行、项目实施、资金使用等方面,深入田间地头、种植合作社、种植基地、农户家中进行走访,“面对面”发现问题,“点对点”进行反馈。同时督促县农业农村局、科技局为种植户提供种植、地力保护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,加大对农药残留、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的检测力度,保障中药材品质。
图为嵩县纪检监察干部到该县中原药谷科创园开展走访调研。(杨泽宇 摄)
“中原药谷”的打造离不开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。该县纪委监委立足“监督+服务”,聚焦中药材精深加工环节政策落实、资金运转、土地保障、人才培育、技术推广、市场供需等6方面21类情况实施精准监督。同时开展常态化联企走访活动,“一站式”了解特色产业落地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难点,并加强与审计、财政、政务服务等部门联动监督检查,从严查处在项目落地和服务保障中存在的作风不务实、服务不主动等“中梗阻”突出问题,用“贴心”服务护航产业发展。
省科学院“中原药谷”科创园是嵩县“以药为先、科创再造”的核心载体。该县纪委监委紧盯“中原药谷”科创园“一核、三园、三区”建设,强化监督保障,推动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,有效保障生命健康科技园、传统中药创新园、医用材料装备园等高精尖产业园区建设高质量推进,及时达产见效。
此外,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促进完善发展作用,监督推动富民33条、建强伏牛山中医药文化产业园、农业特色产业奖补方案等服务保障政策措施落地落实。
“中原药谷”科创园运营仅一年,已入驻16个院士专家团队,建成7个创新中心、2个实验室,发布29项研发成果,联动辐射10个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、2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。“中原药谷”及其带动下的中医药产业,已成为嵩县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。(杨泽宇 李乐)